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血管内治疗(EVT)后无效再通的相关因素,并构建Nomogram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44例行EVT干预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无效再通分为有效再通组(n=78)和无效再通组(n=66)。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特征指标水平。按7∶3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01)和测试集(n=43)。在训练集中,利用Lasso回归方法筛选特征因素,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以R语言绘制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训练集中48例发生无效再通,发生率为47.52%;测试集中18例发生无效再通,发生率为41.8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感染并发症(β=1.566,95%CI=1.217~18.839,P=0.025)和出院时NIHSS评分(β=0.949,95%CI=1.841~3.626,P<0.001)是脑梗死EVT后无效再通的高危因素。根据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建立脑梗死EVT后无效再通的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ROC分析结果显示,Nomogram列线图用于训练集与测试集患者判断无效再通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和0.862。结论:脑梗死EVT后无效再通与是否合并感染、出院时NIHSS评分相关,据此建立的Nomogram预测模型预测无效再通的准确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