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S与1 Hz rTMS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49.4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8KFYYXJJ11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性θ爆发式磁刺激(iTBS)与1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抑郁症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iTBS组(n=30)和1 Hz rTMS组(n=43),两组均接受抗抑郁治疗。此外,iTBS组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给予丛内频率50 Hz,丛间频率5 Hz,刺激强度为110%RMT,刺激时间2 s,间歇8 s,重复20次,共600个脉冲,持续200 s; 1 Hz rTMS组在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给予刺激频率1.0 Hz,刺激强度110%RMT,每日治疗20 min,每次治疗总脉冲数1 200次。两组患者每周相同的固定的时间治疗5次,治疗4周,共20次。于治疗前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老年抑郁量表(GDS)、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连线测试A部分进行评估,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HAMD-24、GDS评分均逐渐下降(P<0.05),且iTBS组低于1 Hz rTMS组(P<0.05);治疗4周后,iTBS组患者正确应答数高于1 Hz rTMS组(P<0.05),错误应答数、BSI-CV评分自杀意念强度及自杀危险得分均低于1 Hz rTMS组(P<0.05),TMT-A时间短于1 Hz rTM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TBS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在改善抑郁症状,减少自杀意念及提高认知能力方面较1 Hz rTMS治疗存在明显优势,且未增加治疗安全风险。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周雪莹;徐德毅;尚方杰;. iTBS与1 Hz rTMS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5,41(6):703-707.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7-0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