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脑膜瘤分级与分型的诊断价值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39.45;R445.2

基金项目: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SF-YBXM-085);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对脑膜瘤分级与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n=78)和恶性组(n=20)。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MRI扫描及多模态MRI检查。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脑膜瘤患者、不同良性脑膜瘤亚型患者多模态MRI参数[脑膜瘤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局部脑血流量(rCBF)、磁敏感信号强度(ITSS)、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NAA/肌酸(Cr)、Cho/Cr],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模态MRI对脑膜瘤分型分级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脑膜瘤区ADC值、NAA/Cho、NAA/Cr低于良性组(P<0.05);rCBF、ITSS、Cho/Cr高于良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对脑膜瘤分级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3、0.735、0.777、0.870,联合诊断的AUC为0.957。不同良性脑膜瘤亚型患者rCBF、ITSS、NAA/Cho、NAA/Cr及Cho/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MRI对脑膜瘤分级与分型的鉴别与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冀笑笑;吕海蓉;贾荣荣;赵凤;.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脑膜瘤分级与分型的诊断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5,41(6):713-718.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7-0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