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特点分析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541.7;R540.41

基金项目: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SF-YBXM-19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分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不同流出道起源的体表心电图特点。方法:纳入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不同心室流出道起源患者及右室流出道不同肺动脉瓣起源位置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参数。结果:102例患者体表心电图均表现为下壁导联R波正向,在aVL和aVR均表现为QS型。102例患者中左室流出道19例,右室流出道83例;其中肺动脉瓣上起源44例,肺动脉瓣下起源39例。右室流出道组R波振幅、最小RS时间(SRS)、类本位曲折时间(IDT)均低于左室流出道组(P<0.05)。右室流出道不同肺动脉瓣起源位置患者比较,肺动脉瓣上组Ⅱ导联及aVF导联R波振幅均高于肺动脉瓣下组,RⅢ/RⅡ低于肺动脉瓣下组(P<0.05)。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上起源不同解剖位置患者的QRS时限、Ⅲ导联及aVF导联R波振幅、aVL导联Q波振幅、RⅢ/R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窦组QRS时限高于左窦组,Ⅲ导联R波振幅、aVF导联R波振幅、aVL导联Q波振幅、RⅢ/RⅡ低于左窦组与前窦组,aVL导联Q波振幅低于左右窦交界组(P<0.05);左窦组Ⅲ导联R波振幅、aVF导联R波振幅高于左右窦交界组(P<0.05)。结论:流出道起源存在差异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不同的体表心电图表现且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可通过体表心电图参数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流出道起源位置进行分析与判定。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白红艳;李刘文;黄莉;.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特点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5,41(6):723-726.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7-0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