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49.13;R743.3

基金项目:

河北省邯郸市科技局项目(2342208329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0例AICI后V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给予替奈普酶溶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24%vs.81.90%,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MMSE及MoCA评分、血清VEGF及HIF-1α水平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NIHSS及ADL评分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替奈普酶治疗AICI后VD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且有利于促进血管修复并抑制缺氧,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倩;彭晓;.依达拉奉联合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5,41(6):791-794.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7-0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